在職家庭津貼:入息、資產上、申請流程、工作時數要求全攻略
在職家庭津貼(職津)是香港政府鼓勵就業的措施,為符合條件的工作家庭提供經濟援助。自2024年4月起,津貼金額增加15%,家庭最高可獲月度4,830港元。本文詳細說明申請資格、津貼金額計算、工作時數要求與完整申請流程。
在職家庭津貼金額是多少?
在職家庭津貼由2024年4月起劃一增加15%,提供住戶津貼及兒童津貼兩部分。根據工作時數不同,津貼分為三個級別。
住戶津貼金額方面,非單親住戶月總工時達144小時可領取基本津貼1,150港元(全額);工時達168小時可領取中額津貼1,380港元;工時達192小時或以上可領取高額津貼1,610港元。單親住戶則只需分別達到36小時、54小時及72小時工時要求,獲得相同金額的津貼。
兒童津貼金額方面,每名合資格兒童(15歲以下或15至21歲正接受全日制教育的學生)每月可獲全額1,610港元、3/4額1,208港元或半額805港元。具體津貼額度視乎住戶入息,津貼會以全額、3/4額或半額發放。
以包含父親、全職母親及兩名兒童(3歲及6歲)的四人家庭為例,父親月工時滿200小時,住戶月入息18,000港元、資產300,000港元,該家庭每月可獲全額津貼1,610港元(住戶)加上1,610港元(兒童)×2=共4,830港元。
申請在職家庭津貼的入息及資產上限
入息及資產限額根據住戶人數而定,並按從事經濟活動的家庭住戶每月收入中位數計算。全額津貼入息限額不高於中位數的50%;3/4額津貼高於50%但不高於60%;半額津貼高於60%但不高於70%。
以四人住戶為例,2025年4月至2026年3月申領期間,全額津貼月入息上限為25,000港元,3/4額為30,000港元,半額為35,000港元。一人住戶分別為12,000港元、14,400港元及16,800港元。六人及以上住戶則統一為27,600港元、33,100港元及38,600港元。
資產限額方面,四人住戶全額津貼資產上限為600,000港元。一人住戶為291,000港元,二人住戶為394,000港元,三人住戶為514,000元,五人住戶為666,000港元。六人至十人或以上住戶分別為721,000港元至961,000港元。
住戶資產包括土地、房產(自住物業除外)、車輛/船隻、的士/公共小型巴士牌照、投資、股份/經營業務以及銀行存款/現金等。住戶入息則包括工資(扣除強制性公積金計劃的僱員強制性供款)、提供服務的報酬、業務盈利及租金收入等。
在職家庭津貼的工作時數要求
工作時數包括申請人及住戶成員(受僱或自僱)的有薪工時,以及住戶成員合併計算的有薪工時與有薪假日和缺勤換算的工時。申請人可在同一月份申報多於一份工作的工時,所有住戶成員的工時需合併計算。
非單親住戶的月總工時要求分三級:144至168小時以下可領基本津貼;168至192小時以下可領中額津貼;192小時或以上可領高額津貼。
單親住戶(指在職單親父或母,包括監護人)的要求則相對寬鬆:月總工時36至54小時以下可領基本津貼;54至72小時以下可領中額津貼;72小時或以上可領高額津貼。單親申請人須與最少一名15歲以下子女同住。
工作時數計算方式,若合約或與僱主協議中指明工作時數,可以該工時乘以4.4週計算每月工作時數。若無指明工時或自僱人士,則按月以實際有薪工作時數計算。有薪假期換算工時一般以法定假日8小時計算,其他有薪假期按通常每天工作時數換算。
如何申請在職家庭津貼?
申請在職家庭津貼分為網上申請及紙本申請兩種方式。
申請人首先需了解「申領期」概念,即遞交申請前剛過去的六個曆月。津貼額逐曆月計算,申請住戶可就每個符合申請資格的月份獲發津貼。申請截止日期為申領期下一個月的最後一日。例如申請1月至6月的津貼,申請需於當年7月1日至31日提交。
網上申請方式,申請人可登入「職學戶互通」(eWFSFAA.gov.hk)網站,經該平台進行電子申請。優點是申請人可直接上載各類證明文件(JPG、PNG、JPEG、GIF、DOC、DOCX或PDF格式),無需列印及簽署。申請人可選擇使用「智方便+」進行數碼簽署,無需親筆簽署。
紙本申請方式,申請人填妥申請表格、工時和入息證明等文件後,可郵寄至觀塘郵政局郵箱62600號(在職家庭及學生資助事務處在職家庭津貼辦事處),或投遞至職津處或其他政府部門設置的投遞箱。郵寄時需貼足郵票,信封上的郵戳日期視作遞交申請日期。
必須提交的文件包括填妥的申請表格(WFA001A)、提交申請文件清單(WFA200A)、身分證明、住址證明、工作時數證明、入息證明及資產證明等。申請兒童津貼的住戶還須提供申請人與兒童的關係證明。
如何領取在職家庭津貼申請表格?
申請表格及相關文件可透過多個渠道免費獲取。
網上下載,申請人可於職津計劃官方網站(wfa.gov.hk)下載相關表格,包括申請表格(WFA001A)、申請須知(WFA100A)、提交申請文件清單(WFA200A)及視情況適用的附加表格。
親身索取地點包括在職家庭及學生資助事務處在職家庭津貼辦事處(九龍觀塘海濱道181號9樓)、學生資助處(九龍長沙灣道303號長沙灣政府合署11樓)、勞工處各就業中心、社會福利署各分區福利辦事處及民政事務總署各民政諮詢中心。
建議申請人在填寫表格前詳閱《在職家庭津貼計劃申請須知》(WFA100A),了解完整的申請條件、所需文件及計算方式。
在職家庭津貼僱主證明書樣本
僱主證明書(WFA008A)是受僱人士必須提交的重要文件,由僱主填報僱員的工作入息、工作時數及有薪假期資訊。
僱主證明書內容包括僱員的個人資料、僱用期間(起訖日期)、職位、每月工作入息、工作時數及有薪假期等詳細資料。工作入息一般包括薪酬(可扣除強積金/公積金計劃下的強制性供款,但僱員自願性供款須計算為工作入息)、現金或支票支付的報酬。
填寫僱主證明書時,僱主需註明填報資料為每月、每周或每小時單位,確保工時及入息計算準確無誤。若對資料有任何修改,僱主應在旁加簽確認。最後簽署人應為公司負責人或授權代表,並加蓋公司印章。
申請人可向僱主要求使用政府提供的標準樣本表格,或使用符合資料要求的任何正式證明文件。對於自僱人士或無法提供標準僱主證明的情況,可使用其他表格如「經營業務或提供服務的自僱人士工作記錄聲明書及營業損益表」(WFA005A)、散工工作記錄聲明書(WFA007A)等。
遞交完整申請後,職津處會視乎申請數量及先後次序進行審核。通常會在完成處理後向申請人發出「申請結果通知書」。成功申領津貼的金額一般會在發出結果通知書後7日內存入申請人指定的銀行戶口。
資料來源:
- https://hk.ulifestyle.com.hk/topic/detail/20020900/%E5%9C%A8%E8%81%B7%E5%AE%B6%E5%BA%AD%E6%B4%A5-%E8%A8%88%E5%8A%83%E8%A9%B3%E6%83%85-%E5%85%A5%E6%81%AF%E8%B3%87%E7%94%A2%E4%B8%8A%E9%99%90-%E7%94%B3%E8%AB%8B%E6%96%B9%E6%B3%95-%E6%B4%A5%E8%B2%BC%E9%87%91%E9%A1%8D%E5%8F%8A%E6%A1%88%E4%BE%8B
- https://www.wfsfaa.gov.hk/tc/wfao/wfas/overview.php
- https://evision.news/wfa-scheme-allowance-2025/
- https://www.wfsfaa.gov.hk/wfao/pdf/WFA100A.pdf
- https://www.1823.gov.hk/tc/faq/how-to-apply-for-the-working-family-allowance-scheme-what-documentary-proof-needs-to-be-submitted-with-the-application
- https://www.wfsfaa.gov.hk/tc/wfao/wfas/faq.php
- https://www.wfsfaa.gov.hk/tc/wfao/wfas/forms.php
- https://www.wfsfaa.gov.hk/wfao/pdf/WFA008A.pdf
- https://gia.info.gov.hk/general/202103/30/P2021033000282_363911_1_1617078873645.pdf
- https://www.legco.gov.hk/yr2024/chinese/panels/ws/papers/ws20240219cb2-158-4-c.pdf
- https://www.wfsfaa.gov.hk/wfao/pdf/WFA_Leaflet_Chinese.pdf
- https://www.wfsfaa.gov.hk/tc/wfao/wfas/cmain.php
- https://www.wfsfaa.gov.hk/tc/wfao/wfas/amount.php
- https://www.wfsfaa.gov.hk/wfao/pdf/WFA001A.pdf
- https://ess.wfsfaa.gov.hk/householdformweb/docs/SFO107AE.pdf
- https://www.wfsfaa.gov.hk/tc/wfao/wfas/checklist.php
- https://www.wfsfaa.gov.hk/tc/resources/forms/form.htm
- https://www.wfsfaa.gov.hk/tc/wfao/wfas/eligibility.php
- https://www.wfsfaa.gov.hk/sc/wfao/wfas/checklist.php
- https://www.wfsfaa.gov.hk/tc/wfao/wfas/procedures.php
- https://www.wfsfaa.gov.hk/wfao/sc/downloadable.htm